聚焦便血警示,多学科对话破迷思--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举办“便血的你,为何总把肠癌当痔疮?”科普活动
2025年9月10日下午4时,由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与南京丁义山肛肠医院专家团队联合举办的“便血的你,为何总把肠癌当痔疮?”多学科科普讲座在扬州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学会全国科普月系列重点活动之一,以医护协同、多视角对话的方式,为现场约80位扬州丁义山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科普盛宴。
活动由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王小芳主持。她强调,便血症状虽常见但极易被公众误解,提高基层医护人员对便血的鉴别意识和健康宣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市中医院著名肛肠专家王业皇教授首先开讲,系统回顾了丁氏痔科三百余年的发展脉络与第八代传人丁泽民教授的卓越贡献。丁氏痔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代传承中坚持“继承与创新”,形成了整体辨证与微创理念相结合的学术特色。在肛肠出血的诊治中,强调辨病位、虚实、寒热,注重个体化与整体管理,并提出“先保守、后手术”的临床原则。近年来,丁氏痔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技术推广,为金陵医派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范例。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肖炜明教授则从胃肠科医学专家的视角进行“便血——我们不能忽视的症状”主题宣讲,深入解读了便血背后的多种消化道疾病可能性,包括炎症、息肉、早癌等,突出“早筛早诊”是阻断肠癌发展的关键,重点围绕结直肠癌的流行趋势、早筛早诊的重要性及规范化治疗展开科普。肖老师指出,通过结肠镜、FIT-DNA等筛查技术,高危人群可实现分层管理,早发现、早治疗能显著降低死亡率。结直肠癌可防可控,公众应积极参与筛查,守护消化道健康。
苏北人民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扬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陈虹则从护理实践出发,作了题为《“肠”通无阻,保“胃”健康》的专题讲座。主要介绍了消化道内镜的科普知识。内容涵盖胃肠镜的概念、诊断与治疗价值、检查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检查前的准备与配合要点。其中强调胃肠镜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不仅能发现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还可实现活检、息肉切除、止血等一体化治疗。课件还提醒患者检查前需禁食、规范清肠,并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调整用药;检查过程中应配合呼吸与吞咽动作,缓解不适。最后呼吁公众关注早癌筛查和定期复查,倡导科学检查,守护消化道健康。
本次跨专业、多视角的科普对话不仅强化了基层医护人员对便血症状的科学认知,也进一步推动了医、护、患三位一体健康促进模式的形成,为江苏省消化道疾病早防早治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