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会员登录

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4.18 来源:本站

      随着各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推广,肿瘤消融技术作为新兴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具有治疗手段多样化、覆盖病种多样化的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及前景,已逐渐成为肿瘤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技术手段之一。根据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国家卫健委将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核定为限制性三类医疗技术,需要持证上岗,同时要求医疗经营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具有特定的设备和从业资质医师。虽然开展此技术的医生分布广泛,但是缺乏专业的学会进行组织交流,操作规程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在《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章程》及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为开展全省相关医师进行学术交流,进行规范化培训提供专业平台,并通过搭建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的新平台,促进提高产学研的转化,真正使医学研究走出论文,走向临床应用,使患者真正从医生和科研人员的研究中获益。2019年11月9日,在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单位的支持下,肿瘤消融专业委员会在南京成立,选举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庄一平主任为第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宋进华、靳勇、许伟、薛同庆、仲楼、朱光宇6位主任为副主任委员,张晋主任为专委会秘书,以及来自省内64家单位的78名委员。专委会同时邀请中国工程院王学浩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孔连宝教授为名誉主任委员。

      专委会成立两年多时间,每年定期举办年会及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举办消融技术专项能力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及省内学者授课,促进肿瘤消融及相关领域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规范消融技术应用。响应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西部支援计划”,在学会会长吕凌教授和专委会主委庄一平教授的推动组织下,2020年9月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精准医疗走进西部暨介入及微创外科诊疗高峰论坛,并深入了解了基层医院的医疗环境及专科发展现状,积极为基层医院发展提供技术支援,将微创诊疗技术下沉基层。

 


肿瘤消融治疗专业委员会

成员名单

名誉主任委员:

王学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教授)

孔连宝(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句容分院院长)

主任委员:

庄一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

副主任委员:

靳勇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

宋进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许伟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介入科,主任医师)

同庆 (淮安市肿瘤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

仲楼 (南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朱光宇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科,主任医师)

秘书:

张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副主任医师)

委员:

柏 凤、卞 虎、曹 刚、陈 磊、陈 荔、陈 卫(淮安)、陈 卫(无锡)、陈 宇、程 隆、常 新、褚红军、丁勇生、范 晨、傅建华、顾 军、郝可可、何世明、胡世兵、黄 帅、黄祥忠、惠本军、江 涛、蒋 剑、姜 浩、李龙飞、梁 定、凌 冰、刘 军、李 智、陆玉华、鹿 皎、马传明、茅力平、孟宪平、倪雪君、彭 剑、邵泽锋、石红建、沈 禄、孙 琼、孙爱军、唐大川、汪 舸、王福安、王 友、魏 强、吴朝林、吴大广、吴清华、吴 祥、王草叶、王 勇、徐法贞、徐鹏程、徐 燃、夏金国、夏斯军、杨国奎、姚爱华、尹 刚、袁 鹏、袁瑞凡、原 强、张 蓓、张 彬、张崇高、张兴仕、张熔熔、赵伯翔、邹 容。(按姓名拼音排序)

 

成立大会剪影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吕凌教授致辞


 

肿瘤消融治疗专委会发起人江苏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中心庄一平教授进行专委会筹备工作汇报

 

 

学会刘晓珊秘书长宣读了批复主持委员选举工作


 

颁发荣誉主委、主任委员及副主任委员证书并合影留念


 

全体委员合影留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